原来的黄金门面,李英红也舍不得丢下,继续做中式餐饮。一个月后,她发现这样不行:区域内消费者有限,两家店距离不远,成了自己跟自己抢生意。
“让别人说我的大本营亏本、要关门,太没面子。”李英红不服输,想转向经营。考虑过西餐厅、咖啡吧,但风传当地要拆迁,重新改变装修风格,成本太高。她最后选择开火锅店——“汉阳没有品牌火锅店,又是一个机会”。
2005年11月,李英红加盟的德庄火锅店开张,几乎没投入太大成本,只要有微利就有得赚。但生意好得让她有些意外。当时,德庄在武汉已打出名头,不少汉阳居民慕名而来。“最高峰时,5点钟来的客人,等到8点半才有桌子。”
火锅店的管理比中餐更难,中餐的菜式可按季节调整,成本、利润模式相对稳定;火锅则不同,单品量大,需要经常调整品种、花样。
“我中午才从德庄回来,那边水电气的用量控制得不理想。1月的营业指标略低于去年12月,用气量却没有同比减少。几个主管研究了半天,觉得可能和天气有关,决定以后气瓶进出都要称重,方便控制实际用气量。”李英红笑着为自己解嘲:开酒店,其实就是研究“堵漏洞的学问”。
李英红自述
敢冒风险
现在,李英红的4层楼里,艳阳天只占了三层。今年,她计划要将顶层开发成商务包房,“这方面发展空间很大”。
筹钱开艳阳天时,因为借债太多,债主们担心李英红还不了,每天都有人上门讨债,坐在店里不走。回忆起来,她却连说“不后怕”:我这人胆子大,说干就干,根本不考虑后果。做生意也许就是要敢冒风险,有风险才有利润。“不过,我还是建议其他的创业者,决定冒风险前,还是要多考察。毕竟那时我的压力非常大。”
三招留人
餐饮企业人员流动大,怎样留住手下几百号员工?李英红有三招:
第一招,建立工会、党团组织,和员工签合同、办社保,让员工感觉“酒店很正规”。
第二招,定期组织员工出外旅游,开阔视野,请专家开办技能培训,“有好的企业氛围,企业才有凝聚力,才能不断发展”。
第三招,李英红计划逐步给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买房,“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跟我打拼的员工有归宿感,也是对员工家人的一个交代”。
余震彦:我给她打90分
余震彦回忆,李英红当时找他的过程很曲折:“艳阳天一直没有考虑发展加盟商。李英红加盟前,曾托人找过好几次,我都没同意见面。最后,李找到‘四季美’的老总当中间人。这位老总在业内很受人尊敬,加上感觉李还蛮有事业心,这才同意见面。”
余震彦说,当时李英红的处境确实很艰难,就像爬山到了半山腰,也许拉一把就上来了。这让他想起自己创业初期,也是靠四处借贷、抵押家产,才发展壮大,就答应让李加盟。
“这几年,感觉李的变化很大,各方面的提升让人惊讶。以前她给我的感觉是小生意人,很看重投资回报;现在,她的思维更具有战略性,重视品牌及形象的维护,更像个企业家。如果要给她这个加盟商评分,至少可打90分以上。”
执行总经理:我敢处罚李总亲戚
黄琼芳原是一家国企的车间主任,下岗后到李英红的酒店工作,现任执行总经理。她从艳阳天筹备时,就与李英红共事。
据黄琼芳讲,艳阳天刚开业时,李英红有位亲戚在酒店当保管员。按酒店规定,员工有专用通道,亲戚却违规从大门进出,黄二话没说,罚款20元。这事叫李总亲戚心里不好受,不久就辞职,“李总制定的规矩,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我敢这样处罚她的亲戚”。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