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无棣县养殖户南兆恒:七八千我能卖吗?我配种用的,我能卖吗,配种用,我这就是说,我配种,配一头驴六七十块,我这个收入比这卖的好。
张向阳急着想拿下这头驴,对方八千不卖他出一万,这是可以买2头公驴的价钱了,张向阳的急切心情暴露无疑,却犯了交易中的大忌,让南兆恒感到价格还可以卖得更高,还是坚持不卖。
山东省无棣县乌头驴养殖场场长仝秀臣:老百姓到时候也就是这一点,价越高越不卖。他知道这东西好,缺,你缺这了,你就得要,这样就僵局了。
一个坚持不卖,一个志在必得,双方就这样较上了劲,一来二去,张向阳犯了牛脾气,卖多少钱,张向阳让对方给个价。
张向阳:问他要多少钱,今天我就是这头驴买定了,最后谈来谈去2万元钱成交。
山东省无棣县养殖户南兆恒:他出了2万元钱了我还不卖吗?2万元钱我卖了,卖了我再寻找一个老驴,我再养起来还能干那个事呀。
居然花两万元钱买头驴,真是闻所未闻,可张向阳硬是买了。那么,为什么乌头驴很少见了呢?
山东省无棣县乌头驴养殖场场长仝秀臣:这个三粉驴比较秀气,你看它的白嘴巴,白眼圈,白肚皮,这种驴秀气,它比较好看。它比较温顺,你抚摸呀,役用呀,就是老百姓拉车,犁地哎呀这个听话,非常听话,温顺。这个乌头它比较毛躁,你看这个,它根本你要是如果摸它的话,你看它跑掉了,你看到了吗?它有时候它还尥一个蹶子。老百姓不愿意养它。所以说这种驴就是慢慢的就没有了。
2万元钱买头驴,张向阳还没到家,就后悔了,自己一时冲动花高价买的乌头驴,到底能在阿胶厂卖多少钱呢。但至少可以让阿胶厂知道,乌头驴并没有死绝,只要企业要,他就可以继续做下去。后来,张向阳又花一万元钱,在无棣县买了两头母乌头驴,他满心欢喜地把三头乌头驴拉到那家阿胶厂,想卖个高价的时候,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三万块钱买回的,竟是一个笑话。 自从张向阳知道了乌驴皮是熬制阿胶的最好原料,经过几个月的奔波辛苦,终于找到了乌头驴的踪迹,并花三万块钱买了三头。当他把三头乌头驴拉到东阿县那家阿胶厂的时候,对方的回答,却让张向阳的心彻底凉了。
张向阳:负责人就问,拉来多少?我说三头,一听就笑了,三头驴,三头驴能够干什么用的?
阿胶集团总经理秦玉峰:现在的这个生产工艺,一个批次,就得说100张。太少,没法做,再一个设备,容器一占就没了。
费尽周折花3万元钱买的3头乌头驴,对方不加考虑就一口拒绝,甚至连价钱都没给,三头乌头驴压在手里不说,还给对方留下了一个笑柄。
阿胶集团副总经理李世忠:我一天就要2000多张,你这个三张的话,当时就觉得这个东西是比较可笑的一个事。我们跟他讲,你就回去以后让它再多生,其实我们当时跟他讲这个话的时候,也就是说把他推出去就算了。这三头能不能形成规模?你全国都没了,我们也没有信心。
本来是一句推辞的话,因为要规模养殖乌头驴在他们看来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但张向阳偏就没有听出弦外之音。对方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让张向阳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并将在几年后演绎出一个产业奇迹。
张向阳:用乌驴皮做的阿胶是最好的阿胶,那你阿胶厂也需要这样的乌驴皮,我既然有种驴,我就能够发展,我三头驴不行,我100头行了不?我发展到1000头的时候行了不。
然而,张向阳不知道,当时纯种乌头驴的全国存量也不过200头,并且大都分散在乡间,就是踏破铁鞋也不一定能够找得到,而用三头乌头驴发展到1000头,等待张向阳的将是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等待。这个连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都不敢走的一条路,张向阳又能走得通吗?
(阅读次数:
)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