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全国排名第八的亿万富豪,再到负债两个多亿的“中国首负”,再到身家数十亿的超级巨富,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大潮中,史玉柱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 史玉柱是安徽怀远人,1980年他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分(满分120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时年24岁。由于工作出类拔萃,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送往深圳大学进修。 1989年初,史玉柱在读完研究生之后,决定辞职创业。当他登上飞机飞往深圳的时候,身上全部的家当就是东挪西借的4000元钱,以及他耗费9个月心血开发出来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 1989年夏,史玉柱觉得自己开发的M-6401产品已经成熟,便用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计算机部。该部虽名之为计算机部却没有一台计算机,仅有一张营业执照。当时深圳电脑最便宜一台也要8500元。为了向客户演示、宣传产品,史玉柱决定“赌”一把,以加价1000元的代价获得推迟付款半个月的“优惠”,赊得一台计算机。这就意味着,如果史玉柱在半个月之内没有收入,不能付清计算机款项,不但赊购的计算机要被收回,1000元押金也会失去。为了尽快打开软件销路,史玉柱想到了打广告。他再次冒险,以软件版权做抵押,在《计算机世界》上先做广告后付款,推广预算共计17550元。 1989年8月2日,《计算机世界》上出现了这样一则半版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这就是史玉柱的广告。广告刊出后,史玉柱天天跑邮局看汇款单,每天都感到异常紧张。到了第13天,史玉柱终于收到汇款单,不是一笔,而是同时来了数笔。史玉柱这才长出一口气。此后,汇款便如雪片一般飞来,仅用一个多月,史玉柱的销售额就已突破10万元。史玉柱付清全部欠账,将余下的钱重新投入广告宣传,4个月后,他开发的桌面文字处理系统的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史玉柱由此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史玉柱产生了创办公司的念头,他想:“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办的公司也要成为中国的IBM,不如就用‘巨人’这个词来命名公司。”1992年,巨人高科技集团成立,注册资金1?19亿元。同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M-6403实现利润3500万元。也就在这一年,1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一改再改,从18层升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1亿元,未向银行贷一分钱。 1993年,巨人公司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计算机、中文手写计算机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计算机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成为珠海第二批获重奖的知识分子。 1994年年初,巨人大厦动工,计划3年完工。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