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红海还是红海中的蓝海,都是需要投资巨资运作的,换句话说,都是大企业玩的,同样不适合中小投资者。不是说中小投资者就不能进入红海,但是,要做好微利经营,并且在品牌,服务,产品,创意,管理都向大公司看齐的准备,否则,就只好三振出局了。 那么,你一定困惑,蓝海不行红海也不行,中小创业者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市场呢? 答案是,在蓝海将红未红的时候,是中小创业者进入市场的最好时机。 具体来讲,又分两种情况: 一,就是在市场开始培育,有一定的消费基础,但是,还未完全转变为红海,总供应仍小于总需求的时候进入市场。简单来讲,就是老老实实做一个“跟风者”。举个例子,大家认为淘宝真正的赢家是谁?除了马云,真正的赢家是先进入市场,但又不是最先进入市场的那一批。因为最先进入的那一批,淘宝还没人知道;而抓住时机跟风的那一批,淘宝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网上贸易开始被接受但尚未饱和的时候,是进入淘宝的最佳准入时机。而现在,不幸的是,淘宝已经是完全的红海了,再加上B2C厂家直销的加盟,如果你在现在进入淘宝,就只能输赢无所谓,重在参与了,毕竟如此坚苦卓绝的大环境会是培养你销售技能的最好时机。
二,或者行业从前是红海但由于过度竞争重新洗牌,又回复到将红未红的状态。大家参照洛克菲特进入石油行业的契机就知道了。在石油行业一片大好的时候,洛克菲特静观其变;在石油价格猛跌行业重新洗牌的时候,大批供应商倒闭,总供给又小于总需求的时候,洛克菲特开始大举进军石油行业。 那么,该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否饱和呢? 很简单,找几家这个行业实力一般的中小企业问一问(因为一旦你加入将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弄清他们是在为订单发愁还是为产量发愁。注意,如果不愁订单但所有的订单都没有利润的时候,也列入“为订单发愁”的行列。如果为产量发愁,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考虑进入这一个行业。 不过,你一定会问,现在不是红海不意味着将来不是啊?没错,如果你认为一个行业现在没饱和将来也不会饱和,那你就不用做生意,回去找本经济学教材恶补吧。你进入的这个行业将来一定是红海,但是,让你在其成为红海之前进入,就是让你有时间立稳脚跟。一旦你有时间站稳,你积累的客户资源,品牌,名气和信誉将保障你,即使行业进入红海,你还是会有生存的空间。如果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差内你还无法立足,还无法积累起你的客户资源,那么很遗憾,你将来就更不可能在这个行业立足了,还是早点想想你的退出战略吧。
然而,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使行业总体饱和,却依然可以考虑进场,那就是,当这个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性时。 比如说餐饮行业,这个行业在中国大陆总体而言,绝对处于激烈的红海竞争状态,但是,这是否意味着餐饮行业就不能进入呢?不是的,因为整体饱和不意味着在某一个地区饱和,更不意味着某一特定品类在某一地域的饱和。如,川菜馆在深圳饱和,不意味着在襄樊饱和,钟祥饱和,宜昌饱和。即使川菜馆在某市总体饱和,也可能存在在某市A区过度饱和,但是在D区(通常是开发区),仍存在市场空白的情况。
而所有理发店,零售店,超市百货,服装店等都可以依此类推。这些商业形态的共同点是:销售面对商圈,而不是面对全国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