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篇
“当年共产党正是从7人扩大到400万,打走日本军,解放全中国;我们宅急送也是7人打天下,现在在民营快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12年军旅生涯,装甲兵出身的宅急送掌门人陈平,中等身材,并不魁梧,但他浑身透着一股子倔劲儿,“战争就是要么死,要么凯旋”就是他的名言。毋庸置疑,漫长的军旅生涯,很多东西譬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统一战线,一切行动听指挥等都已渗透到这个人的骨子里,融入他对企业的掌控中。
分封诸侯打天下
故事开始在1994年,在北京国防大学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宿舍,7个人,3台车,宅急送的雏形――北京双臣快递有限公司开业第一天,一单生意没上门,给志气昂扬的陈平迎面泼了一盆冷水。
第二天,依然没生意,第三天,还是没生意。陈平终于坐不住了,司机和车被他赶到马路上“扫街”:送什么都成,得赚零碎银子过日子,在摸索中摸门路。送小孩、取衣服、修冰箱、换煤气、送蛋糕、送烤鸭、送鲜花、火车站订车派送业务……说起第一单生意,陈平说,当时只收获1元钱。当时,在中关村一带,一个路人将揽活的宅急送的车误认为成载客小巴,搭车到亚运村,给了1元钱。
让陈平最自得的是,尽管宅急送摸爬滚打7年,还是仅能维持生存,但他做了一个最明智的决定:派出精锐部队到全国各地,跑马圈地开拓网络,率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宅急送网络。
“一开始,撒开手让诸侯跑马圈地,”陈平回忆说,“没有母公司,大家都是平级的兄弟公司,和我陈平平级,财权、人权、投资权都在诸侯手里,赚了钱他们自己开销。”
1998年开始,这场在全国开设根据地的运动,被陈平喻为“农村包围城市”。当时,陈平手里的王牌:战友、大哥等悉数被派遣到各地,陈平只给一个“宅急送”的牌子和一点启动资金,各路诸侯自己打天下,赚取皇粮自己吃,陈平的要求只有一个:能把从北京运来的货送到当地的千家万户就成。
短短两年间,198个网点如雨后春笋般设立,宅急送迅速在全国名声鹊起,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西安、武汉7个全资子公司完全设立,网点覆盖全国七大区,宅急送网点呈现出从沿海向内地覆盖的扇形。
铁腕削藩亲兄弟
故事的高潮是陈平的铁腕削藩,尤其是“削藩进攻的最后一个堡垒是大哥。”
2001年,宅急送各地诸侯雄霸一方,圈地为王,矛盾涌现。陈平举例说,当他率领的公司总部“国库”亏空时,向各地诸侯伸手要钱,他们竟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陈平记得特清楚,实力中上的上海,仅仅进贡了复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一分真金没给。实力最雄厚的北京给了7万元,不够总部一个月的开销。
“分公司力量过于强大,再不收权,可能要脱离母公司了。”领悟到这一点,陈平决定下手收权。2001年收了上海,2002年拿下广州,2003年只剩下一个北京。最让陈平难忘的正是这最后一战――北京之战,因为,北京宅急送实力最雄厚,根基最深,且坐镇的是自己的大哥――陈显宝。
“我下指示,他不听。”别的大区收权,陈平面对的充其量是辞职,北京却是对抗,陈平说,“北京成了陈平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地方。”尤其当时陈显宝统领的北京分公司在豪华的大厦里办公,陈平率领的总部却在一个破房子里。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