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淘宝”+隐形的“大支付宝”+“大阿里巴巴”,这才是“大阿里帝国”。
一个不精确但形象的比喻,马云未来的“大阿里帝国”=电商领域的沃尔玛+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邮政+中国建筑,还可以加上中国银行。
在电商风云再起的过去三年,世人皆看马云,结果如一位分析者所说,“谁知马云退了一小步,然后又挺进了一大步。”
后来,马云在推销自己的生态哲学时候,说“我早就放弃了所谓的帝国梦想”。是的,他或许早已参透电子商务根深蒂固的不稳定性,马云要离开电子商务帝国,构建一个比原帝国背后更为庞大的线下帝国,它类似于未来电子商务的“处理器+服务器”。
这是逼近终极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梦想。因为,我们再也找不到比这个圈更大的圈。
这也意味着,马云要么极端成功,要么彻底失败。
大额支付不能解决,反过来导致大额交易信用体系无法建立,这实际才是B2B业务的本质障碍
“大淘宝战略”纵是前无古人,也是华山一条路。
它的命运究竟如何?没有坐标能予以评估。没有人能设想,马云该需要怎样高超的智慧和强大的资源体系,而要迈过的险关又有多少。
譬如:阿里巴巴是否具备跨多领域作战和整合能力?
“大淘宝”正在全产业链上面临全方位竞争:仓储物流领域面对京东和 “四通一达”等成熟物流商;淘宝商城垂直化后的淘宝电器城直面京东和苏宁;SNS的前面已有腾讯、新浪;IT(阿里云)的难度系数更大。
阿里帝国将诞生越来越多的平台,平台之间的资源争夺将是必然的难题。
“即便可以做成,但是内部各个平台之间如何整合呢?阿里巴巴把雅虎中国折腾得只剩下一副躯壳,这就是前车之鉴。”一家大型IT公司高层人士说;“马云的跨界动作基本都是失败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马云到底把大淘宝的核心支点放在何处?
马云急于在仓储物流上建立类似亚马逊的压倒性优势。他斥资3000万与宅急送创始人陈平合作星辰急便,已成2010年的物流业的反面案例。马云也被陈平调侃为“根本不懂物流”。
资金流,也就是金融,是马云多年来的夙愿,但现处于望梅止渴状态。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了马云与银行界尤其是央行之间的不顺利关系。支付宝平台目前只能在严格的监管中运行,阿里巴巴平台提供给银行的网络交易参数不被认可,从而限制了贷款和信用业务;马云的阿里巴巴银行梦想也因“前期处理不当,而基本出局”。
“而大额支付不能解决,反过来导致大额交易信用体系无法建立,这实际才是B2B业务的本质障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院分析师冯林认为。
马云的后院在起火
创业初期为融资和战略扩张,阿里巴巴股权已经极度弱化,几乎丧失股权再融资空间
在阿里帝国中,阿里巴巴集团将是帝国的建设者、管理者、监督者、审判者、执法者和大股东,那么,谁来监管阿里巴巴?
(阅读次数:
)
共1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