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雍发明的这种业务模式,最后被楚汉争霸时期的项羽运用得淋漓尽致,史称“闪电战”。2000年后,欧洲的一个名叫希特勒的人再次运用这一业务模式横扫欧洲大陆。
功亏一篑
赵雍的理想主义人格,既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也为他最后被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致使他主导的变革也由此而失败。
失败之一:大变革的背后通常都有一位功勋卓著的重要人物,但大的变革需要有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去不断推动变革的进展。没有一个个体能单枪匹马设计出正确的愿景,领导和管理那么多的变革项目,并在广泛的人群中推广,并重新定位企业的文化。而赵雍恰恰就是单枪匹马,以自己个人的意志为导向,才酿成了大祸。
据史书记载,当他传位给小儿子后,本应当身居幕后考虑公司的战略问题,可是他却自任赵国公司运营总监,带领大队人马去攻打中山公司,频频插手业务部门的事务。
失败之二:在漫长的变革过程中,要不断巩固成果并进一步推动变革。赵雍却被眼前的成绩所陶醉。当胡服骑射变革十年,自己一举攻克中山国时,却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保守派公子何,并且由于继承人问题没有处理好,致使保守派势力进一步坐大,变革功亏一篑。
本来已传位给小儿子赵何,但是赵雍又怕大儿子赵章受委屈,就想搞一国两制、二王并立。当赵章企图杀了赵何而篡位失败后,却又被赵雍保护了起来。使反对变革的公子成有了害死赵雍的机会,从而把大好河山送给了公子成一伙保守势力(公子成拥立公子何作傀儡大王,自己把持朝政做相国),使自己的变革前功尽弃。
失败之三:强有力的变革必须与制度相辅相成,而赵雍所建立的霸王之业,却更多是由他个人的能力建立起来的,没有形成制度。
所以他死后,里外不是人,谥号为“赵武灵王”。“武”字是好字,代表着赵雍胡服骑射,这是他的赫赫武功。“灵”则是贬字,意思是不走正路,代表着当时赵国——包括赵雍家族内部颇多一批人——对赵雍的否定看法:不尊古道,心血来潮,荒唐任性。赵雍被围困那么久,居然没有任何大臣挺身而出,这固然说明了公子成一党的强大,也反映了当时多数人对赵雍持着否定态度。 赵雍之死,可以说是他们共同投票的选择,而不是一场“惊变”式的意外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