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测算: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10万左右,如果此项技术能实现商用,交通事故可能会减少一半。不过2007年何克鉴推荐此项目时还处于萌芽阶段。黄岩的老板感觉风险太大没考虑,但黄岩很是看好,并一直与何克鉴保持联系。
黄岩自述专利经纪人要对好的科技项目非常敏感。想成就事业,必须找“趋势性”产品。2005年,我曾建议老板投资车载GPS项目,但老板考虑到太超前有风险没做。后来GPS热起来,如果我们当时早入市场,利润也好几千万了。趋势性产品的意义,就像比尔·盖茨与计算机,当计算机还一间房子这么大时,他就想到一家要有一台就好了。这种“异想天开”,后来不也实现了吗?
经历4: 创新产品受青睐却遭撤资
感悟:坚持不懈才能让浮亏变成希望
2008年5月,何克鉴说项目研发成功了。黄岩说服了3个苏南的民营企业家,各拿300万来投资。可这时金融危机蔓延,说好的900万资金没一个人兑现。黄岩把自己的所有资金加上借来的钱共200万开始运转。“第一代有家用电脑主机那么大;第二代,像电话座机;现在第三代有手机这么大。”研发越来越好,钱却越来越少,最穷的时候,他和何克鉴外出找投资方连住店钱都没有。
黄岩自述那段时间真难熬。我一个不知深浅的“80后”,何总工一个退休不愿颐养天年的“40后”,都遭到家人极力反对。但两人感觉,就像股票跌到了低谷,再难也不能卖,必须撑着。卖了就是实亏,撑着是浮亏,还有转机。
经历5: “汽车雷达”获大奖引来投资
点评:技术与资金结合需要中介
转机终于来了。去年12月份,上海交大安泰学院举办专业风投路演。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给他们提供了信息并推荐他们去。会上只介绍了10分钟,就有十多家风投围上来谈。其中有一家大企业。“可惜我们一看情势不错,有点自我膨胀,要求对方投资6000万现金,比对方计划的3000万超出太远。”这次便未谈妥。今年4月9日,三省一市科技创业大赛在苏州举行,876个项目中,“毫米波雷达”得了一等奖。4月7日晚,在西安的试验用车开了18个小时赶到苏州,当着十多名投资方面举行了试车仪式。当前车以60公里时速行进,后车以80公里追来,距离越迫越近,100米、50米、20米……坐在车上的投资人一步步看到了自动提醒、减速、刹车,佩服不已。这次的成功演习让众多投资方竞相投标,最终落户何克鉴老家南通如皋,并得到总计1.3亿投资,其中3800万已到位,后续的将陆续以银行贷款等方式兑现。7月下旬预计厂房可建成,首批仅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就招聘近50人。
案例点评“企业家对技术而言,是弱势群体;科学家对市场而言,是弱势群体。”省经贸委、省中小企业局创业辅导大师、江苏创业者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连文杰认为,黄岩实际上也做了启蒙企业家和科学家的事。技术与资金的结合,没绝对公平可言,特别需要一种组织来推动和撮合。据记者了解,黄岩已经把目标瞄向下一个高科技——预计售价仅万余元、可解决90-100平方米需求,专门针对长江中下游开发的“一机四用,双能源平民式户式中央空调”。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