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创业也没有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创业教育普遍出现了“一热两冷”的现象,即就业指导人员和创业教育授课教师热情很高,而很多大学生反应冷淡,高校领导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高校为了保证一定的就业率,更倾向于大学生去就业,而不是去创业。很多家庭对于自己子女在就业与创业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前者。显然,这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的形成,也不会为将来创业作出必要的准备,于是很多潜在的企业家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价值与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还需要大学生认真学习,培养必需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也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高校应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教育,政府应出资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并促进人事制度改革以妥善解决创业大学生的户口档案和社会保障问题等。但是,正确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价值,可以说是大学生创业之舟的引擎,尽管在未来漫长的旅程中可能会遇到惊涛骇浪,但它毕竟已经扬帆,一定会风雨兼程地驶向彼岸。
如何认识大学生创业的价值
事实上,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对于实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价值、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的演变与升级、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推动大学生创业,必须使大学生发现创业的价值,也使众多高校和家庭认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形成一种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大学生创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如果无法接受现有的单位或者没有单位接收,自己创业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我们把出于就业压力而被迫进行创业的情况称为被动型创业。它实现了由“单位雇佣”向“自我雇佣”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就业形式的一种替代。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基本形式,其价值得以体现的前提是实现就业,即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否则,这种高素质的劳动力就无用武之地、无法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同时,这种处于闲置状态的人力资本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贬值。通过自主创业,大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应用,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大学生即使有很好的用人单位而不接受、偏偏选择了自主创业。我们把这种出于自己的偏好和志向而进行创业的情况称为主动型创业。根据奥肯定律,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而我国目前存在着国企职工下岗、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大就业问题,限制了经济增长。通过创业,大学生不仅本人实现了就业,还为其他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据统计,平均1个人创业可以带动5个人就业。大学生作为我国的优质人力资源,其创业可以更好地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创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人生价值,达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实现自我的最高层次。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