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学毕业生仓促‘下海’成功率极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学校就尝试小规模‘试水’的学生反而日后有可能成功当上老板。”南师大商学院日前举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题研讨会”上,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该校商学院院长李晏墅认为,当下大学毕业生属于在创业心理、创业资金、创业协作方面都匮缺的“三无人员”,按通行法则,如果毕业时只是出于工作难找的动因,就一头扎下去仓促创业,成功率不足5%。真正有意向创业的同学应该从大二开始准备,先用少量的资金创业,从简单的事做起。比如父母支持5000元,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先别在乎盈利,关键在锻炼能力,为毕业后的创业积累经验与关系脉络。
据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南师大商学院在今年上半年就启动了“校企合作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的全新模式,今年暑假期间,已有1300名大学在校生“尝鲜”这一无风险、高收获的“大富翁游戏”平台,该院还正在策划省内首家“大学生创业联盟”,让更多有志于此的学子提前能在实战中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