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功成名就,是因为成功地将这家世界最大的经纪公司从极端危险的困境中拯救出来。斯坦利·奥尼尔精简人员,厉行节约。现在,他正在把大赌注押在交易和其他高风险业务上。
美林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坦利·奥尼尔总是能够遇乱不惊,冷静地处理每一场危机。他之所以功成名就,是因为成功地将这家世界最大的经纪公司从极端危险的困境中拯救出来。无论是在1990年市场内爆时奋力将美林公司的垃圾债券业务从毁灭中解脱出来,还是在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垮台时努力制止公司的损失,他无一例外都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现年51岁的奥尼尔的优势在于:绝对客观地对待需要做的事情,而且义无反顾地去做,无论过程有多么痛苦。
此时此刻,这个优点非常难能可贵。华尔街仍然笼罩在丑闻的阴云中。有指控说,美林公司曾经误导投资者,并帮助安然公司做假账。对于这些指控,美林公司不置可否。要摆平这些指控,美林将耗资2.8亿美元。今年1月份,联邦法院裁定美林公司推荐给美国家庭用品公司——现名为“惠氏”公司——等客户的复杂避税计划为非法。而且它还要面临投资者的控诉,这可能将使其付出数十亿美元的代价。目前,股票交易正处于低迷期,股市投资者在这场自“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熊市中已是满腹狐疑,风声鹤唳。
那么在这场危机中奥尼尔做了什么呢?在成为首席执行官以来的5个月中,他苦心孤诣地对美林进行了文化变革,其幅度比公司在此前50年所经历的文化变革都要大。作为与公司紧密相伴了17年的老美林人,奥尼尔公开嘲笑那种容忍老资格管理人员磨洋工的陈旧、安逸的传统文化。他取而代之,建立了一套优胜劣汰式的规章制度,鼓励经理人员去冒险,每年给他们6个月的时间证明他们能够获得成功,否则就淘汰出局。获得嘉奖的是创造利润的人,而不是那些只会堆砌营业收入的人。
奥尼尔的管理风格也同过去发生了痛苦的决裂。他的管理风格比退休的董事长大卫·科曼斯基和各位前任都要专制得多。目前,奥尼尔有效掌管公司已愈一年时间,他抛开了一度掌握公司大权、臃肿迟钝的执行管理委员会,代之以一个神秘的工作委员会,甚至连一些高级经理都不知道到底谁是委员会成员。内部人士称,该委员会似乎只是一枚橡皮图章,对由奥尼尔及其3名死党——执行副董事长托马斯·帕特里克、全球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总裁阿沙德·扎卡里亚和首席财务官艾哈马斯·法卡哈尼——紧密组成的“政治局”潮水般提交的决定不假思索便批准了事。
在4月28日继承科曼斯基的衣钵升任董事长后,奥尼尔现已开始将美林公司的未来押在一场充满风险的豪赌之上,这场赌博将驱使公司同金融业大鳄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白刃战。奥尼尔虽然婉拒了《商业周刊》的采访,但是在1月份他对投资者称,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新型的金融服务公司”,始终坚持以盈利为中心,以极其精简的人员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提供服务,重新定义华尔街。他的目标是将大部分赚钱的公司与私人客户业务揽入自己门下。“我们相信我们的客户已经没有必要再同任何其他的金融服务商保持关系了,”奥尼尔对投资者说,“我要说的就这些。”
实际上,他想要创建一个金融服务巨人,既拥有桑迪·韦尔的花旗银行集团那样的超级银行的广度,又拥有高盛公司那样的独立投资银行的深度和交易力量。这并不表明他想在零售银行业与花旗银行集团展开全面竞争,他只是想依靠提供诸如支票账户和按揭贷款之类的服务去赚客户更多的钱。由于美林公司拥有一个覆盖全世界的网络,零售办事处多达670个,办事处的大部分额外收入都要直接记入公司盈利。而且他正在试图赢得超级富豪投资者的青睐,这些富豪的投资至少都在1000万美元以上,为此他比先前任何时候都要殷勤卖力。他为这些富豪提供专项的贵宾服务,而将投资少于10万美元的客户甩给两个呼叫中心接待而且,凭借其1030亿美元的资本(比高盛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公司都要多),美林公司能够独自进行更多的证券交易。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虽然美林公司承购大量的公司债券及市政公债,但是它已经历史性地告别了通过为别人进行此类债券交易而轻松获取大部分利润的时代。奥尼尔在建立自己的综合对冲基金的同时,还进行数额巨大的商业房地产投资。“我们的业务正在变得更趋于资本密集型。”帕特里克说道。
当然,这意味着奥尼尔正在进军一些竞争高度激烈的领域。大多数银行和经纪公司都非常渴望吸引富人客户。例如,嘉信理财公司在2000年买下纽约的美国信托公司时就怀有这种目的。但是美林公司拥有巨大的优势:2002年,该公司60%的客户的资产都在100万美元以上,27%的客户的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
至少奥尼尔的部分设想——以迅速精简的员工队伍进行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自他2000年接管零售业务以来,美林公司已经裁减了2.2万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31%,其中许多是美林公司久负盛名的经纪人。大约6600名经纪人离开了美林,因为他们所服务的客户的业务量很小,这些小规模业务现在都由呼叫中心的460名代理人来处理。
就丧失的业务而言,这次大屠杀式的裁员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但是却创造了利润奇迹。2002年,营业收入下降了28%,跌至28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愤怒的投资者从账户中共撤出了50亿美元的净资金,这是5年来首次出现的下跌。而根据内部预测,在熊市依旧的第三个年头,美林公司的营业损失正在逼近16亿美元。但奥尼尔却创造了该公司历史上的第三大营业利润额,净利润增加了4倍,达到25亿美元,而摩根士丹利公司和J. P. 摩根大通银行之类的竞争对手的盈利却出现了萎缩。在净利润方面,他甚至还成功地使美林公司超越了主要竞争对手高盛公司——其净利润为21亿美元。
削减成本这味灵丹妙药似乎依旧灵验。今年第一季度,美林公司的收益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了27%,每股收益72美分,比华尔街分析师们的预期高出11美分。更为可喜的是,2002年的税前利润率急剧上涨,从前一年的6.3%增长到20.2%,而净资产收益率则是原来的4倍左右,从2.7%上升为11.7%。结果:公司的股价跃升了47%,自去年10月跌至52周的最低点以来,已经逼近42美元,几乎是标准普尔500种工业股票指数17%增长率的3倍。而且有更多的分析师将美林公司的股票列为比任何其他投资银行(花旗银行集团除外)都更值得买进的股票。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