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做低压电器开始,南存辉已经有100万的资本了,他通过与美国一位亲戚合作并成立了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吸纳9位家族成员入股,这时成员企业已达38家,以股东近40名来稀释股权。正泰净资产5000万元,南存辉个人股份也在集团中的比例中下降到40%。1998年,南存辉再一次发动股权变革。重组后的正泰集团现在呈控股集团结构,下辖近30家控股公司及31家相对控股公司其中正泰集团一半的资产集中在电器股份、仪器仪表和持股85%的成套设备公司中。此次变革是对南氏家族股权的再度瓦解,但这只是正泰改革暴风雨的前奏。接下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才是主角戏,不管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如果按制度考核下来能力不行,就要“下课”,反之,不管是否是股东,只要有能力就掌权。在这场 “革命”之后,集团又进行了股份化改造,建立健全了“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形成了三会制衡、三权并立机制。这一系列的改革大大提升了正泰内部系统运作,也为正泰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邱继宝与“靓仔”相比自称相貌难看,但同样成了很多人竞相合影的对象,一到国外,更是受人们欢迎,都昵称他“Mr.飞跃”。 1994年,“Mr.飞跃”面对了突如其来的困难。正当“飞跃”在拉美地区的局面刚刚打开,墨西哥的经济危机却迎面而来,“飞跃”在拉美的销售立即被笼罩在阴影之中。可邱继宝没有被难住,因为对市场变幻,他早有准备,竭尽全力做起了东南亚和中东国际的市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飞跃”在这些地区很快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但祥云似乎并没有亲赖“飞跃”,在它每每飞跃的过程中一难接一难。1996年底,难以预料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空前绝后,让无情的商战更添惨烈,“飞跃”刚刚编织起来的东南亚市场销售网络又遭重创。邱继宝的心没有阴沉和暗淡,面对严峻的现实,他冷静地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最后决定引进高新技术、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面对着这次危机,邱继宝算准了,也做对了。随后他又大刀阔斧地拓展国际市场,并收购了日本的一家工厂,聘用了德、意、日等国的缝纫机专家和科研人才开发高新产品。另外,他还从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引进百台套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这两个举措,一下子将“飞跃”领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雀有反哺之义 人有报恩之德
当正泰和飞跃在事业上都取得不俗业绩之时,也不忘了反哺社会。他们都尽己所能地着力于社会的公益事业。
据了解,正泰集团已累计向希望工程、山区扶贫、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00多万元。除此之外,南存辉也十分注重当地的文化事业。最近他又一次性慷慨解囊200万元,为柳市捐款建了一座藏书楼,以加强柳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南存辉认为,政府大力鼓励和发展民营经济,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宪法,到最近各界呼吁立法保护私人财产,这样的转变和思想的统一包含着民企自身努力的结果和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并最终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的创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正泰所获得的这一切也是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反哺社会是正泰应尽的义务。
与南存辉一样有着“克俭自己,奉献公益”精神的邱继宝,几年来帮助几十名儿童重返校园,他用于赞助希望工程和帮助少年犯改造的资金达200多万元;用于帮助修路造桥、改水、通电、扶贫、修敬老院的建设资金近700万元。每年,各级政府都有几十万元奖励给邱继宝个人,但最后他都分发给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职工或用于公益事业。邱继宝的血脉中流淌着致富思源不忘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时刻告诫自己:共产党员要时时刻刻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据统计,自企业创办以来,“飞跃”上缴国家税费近2.5亿元,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500名,累计回报社会公益事业资金达3000多万元。
触手跨国巨头梦和生死存亡大考验
正泰凭借着质量的保证和有效的内部机制的运转,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展了一片新的天空。正泰产品是中国率先拿到了3C认证的第一号证书,并先后获得了国内安全认证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家的安全认证。正泰电器在国内20多个省市被列为“免检”产品,相继为意大利国家电力、巴基斯坦国家电力以及长江三峡、胜利油田、中央电视台转播中心和首都国际机场等国内外几十个国家级重点工程提供配套服务,并成为全国城乡电网改造配套定点供货厂家。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