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的一个下午3点,我和深圳五家企业老总到深圳麒麟山庄,朱镕基总理要听取企业汇报。在这次汇报中,我详细对总理说了我对房地产的看法:“如何刺激明年的内需消费,经济理论界认为钢铁、汽车都不行,只有住宅,提出了‘把住宅当作刺激内需的支柱产业来发展’。我认为,2-3年内,住宅行业成不了支柱产业,理由有四……”
朱总理沉吟。
我继续发挥:“万科就是奉公守法的发展商。1992年底,房地产正火热,我提出‘超过25%的利润不做’,其意是赚取公平利润。1993年上半年建材价格翻番,万科面临经营困境,6月份的宏观调控,三大建材价格迅速降了下来,万科出现转机。1993-1997年,万科的住宅开发规模以平均70% 的速度上升。对于宏观调控,万科100%举手赞成。至今为止,我还没听到第二位企业家说‘赞成宏观调控’。”
朱总理:“绝无仅有!”
这句话使我荡气回肠。
“不知道朱总理怎么看住宅市场?”片刻沉默,总理反问:“如果取消福利房分配制,房地产行业能成为支柱产业吗?”
“不能。”
“如果金融市场开放,房地产行业还不能成为支柱产业吗?”
“不能。”
“消费信贷放开,还不行?”感觉到总理如此认真,我字斟句酌:“两年内不行。”
“我两年内一定要把住宅行业促成支柱产业。”总理斩钉截铁。
“既然总理说行,就一定能行。”全场笑声。
“哎,你是房地产专家呀。我聘请你为我的房地产顾问。不过,是没有工资的顾问哦。”我当场脸涨得通红,一点没有思想准备,说话有点结巴:“您不……给我发……工资,我也感到非常荣幸!”一旁的王殿甫冲着我使眼神,递悄悄话:“要进中南海了。”“我们就是要高价收买有建设性的不同意见。你们还有谁汇报?……”聘请顾问的事,我以为只是说说,尽管美滋滋了一个星期。
过了两个月,建设部、国务院住房办、国家体改委、土地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来人,约我去北京参加有关内部小范围研讨会。
1998年4月,人行发布《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标志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终于向住宅产业网开一面。
1998年7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的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沿袭了约40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终止,是我国房改最具突破性意义的一步。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房地产行业逐步从1993年的低谷走向了新的发展时期。
我放弃了应得的个人股份
我放弃个人股份的想法太太没有反对,没想到的是,太太还是卷入一场购买万科股票的风波,有一点我一直没有说……
1986年,万科响应深圳大型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主要是为摆脱上级干扰,现在再回头来看,这个红头文件对万科非常关键。
当时向市府体改办公室提交股改报告,正望眼欲穿地等着办公厅机要室的红头文件,却被特发公司阻拦。在特发集团总部会议室,听完我的解释,袁陶仁总经理开腔:“你王石一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现在感觉到了吧,你跳十万八千里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后经深圳市委副书记秦文俊亲自出马去特发公司,做袁陶仁的思想疏通工作,万科的股改才得以进行。
(阅读次数:
)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