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个47亿元资产的财富帝国,孙树华只用了两年时间。然而,这位“河南首富”瞬间陨落的速度一样令人瞠目——在孙树华带上手铐的那一刻,他苦心营建的一切便土崩瓦解。
这位《福布斯》2004年上榜富豪的陨落更像是一个起点。孙树华落网后,他所发迹的河南省淮阳县、周口市均有政府官员牵涉其中。显然,孙树华从暴富到陨落的人生轨迹,再度演绎了一个民间富豪沉浮的政企生态样本。
成亦萧何,败亦萧何。孙树华的迅速暴富得益于特定时期他所处的政企生态,而这位民间富豪的最终败局,又恰为政企生态的变动所致。而这则是当下中国所有正在成长的民间富豪必须面对与作答的艰难命题。
一线调查
孙树华的骗中骗
在黑龙江,几乎没有人听说过孙树华这个名字,但正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河南首富的人生辉煌走到了终点。6月1日23时许,孙树华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港区“福顺天天大酒店”因涉嫌骗贷被当场拘捕。据警方讲,他当时正在上网。一段中原财富的传奇也就此终结。
直到此时,孙树华通过骗贷营建起的财富帝国才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而真正令人匪夷所思还不是其规模而是速度。一个普通农民究竟何以在十年间成为《福布斯》富豪?而他所掌控的华林集团又如何仅用两年时间完成总资产从2亿元到47亿元的规模扩张?一个个谜题正在等待解答。
发迹
1983年,孙树华19岁时就已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废品回收,但其真正迈上“河南首富”道路的重要转折点是在1992年。这一年,他利用手中多方筹集的90多万元资金与当地乡政府合作,办起了一个小型的塑料农地膜厂。
而在此之前一年,孙树华已经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来自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工商银行总额20万元贷款。而在这其间,时任淮阳县工商银行行长张学财“帮了大忙”。不过,按照张学财的说法,他和孙树华并不熟识,所谓帮忙,无非是因孙树华当时通过该行一些信贷员偷放贷款被发现后,张学财“保护”了这些信贷员,进而间接帮助了孙树华而已。
经过5年的苦心经营,到1997年,当塑料厂农地膜创下1200多万元的产值时,孙树华组建了淮阳沪光塑料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这家公司便是华林集团最早的基础资产。此后一年,“老天”又帮了孙树华的“大忙”,1998年洪水过后的恢复农业生产,让他生产的塑料大棚大有需求,他抓住这个机会,组建了北方最大的塑料蓬布厂——淮阳县华林塑料蓬布有限公司。此时此刻,日后孙树华的财富帝国——华林集团已经初露端倪。
生意越做越大。淮阳华洋贸易有限公司、淮阳土工膜有限公司、郑州福林塑化有限公司又在随后几年间相继建立。至2000年,孙树华以上述企业为基础资产,组建华林集团,总资产达16.5亿元。
在8年的创业阶段过后,孙树华掌控下的华林集团开始了让外界看不清楚的疯狂扩张。而2000年4月中标的国家重点工程“年产10万吨聚乙烯燃气管道(PE)项目”,则是这次扩张的起点。2002年8月,该项目在淮阳落地,总投资12.5亿元人民币。打造了亚洲最大PE管材生产企业。这是孙树华事业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按照协议,华林集团出资70%,安彩集团出资30%。只是两家联姻不到八个月就分道扬镳了。安彩集团前总经理李留恩向记者诉说了当时的是非曲直。
2002年年初,在省人大会议期间,省农行一负责人碰到李留恩,向李推荐这个项目。这位负责人曾表示,资金方面银行可以全部贷给企业,建议华林和安彩采取合资的形式。
在这位负责人的“牵线搭桥”下,安彩集团总经理李留恩带团去荷兰、德国等地考察,又对华林集团的实力作了调研。“最后通过论证,认为这是一个好项目,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后决定牵手华林涉足PE管材这个领域。安彩拿出3000万元的注册资金和4000万元的运营资本金。
但在合作过程中,孙树华及其华林集团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华林集团内部的管理十分混乱,是纯家族式的管理,一切要他们家的人说了才算,根本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孙树华也不是个真正做企业做事的人。”看到这些情况后,安彩集团果断地决定退出合资,终止协议。要求华林偿还3000万元注册资本金。
让李留恩没想到的是,孙树华竟然胆大妄为私造安彩的印章,模仿李留恩的签名,公开造假。“后期大家看到的很多有安彩签字盖章的文件和协议都是假的。”李留恩说。
此后,华林集团又频频出手诸多国家级,省级或市级大型工程项目:位于周口商水的锂电池项目(一期工程拟投资2.7亿元)、南阳天池崖抽水蓄能发电站项目(拟投资72亿元)、25万锭紧密纺项目(拟投资8.6亿元)、哈尔滨三环路工程(拟投资65亿元)、松花江斜拉大桥、周口至商丘高速公路(拟投资21.6亿元)、周口鲲鹏外语完全中学(拟投资3.5亿元)、新乡至长垣高速公路……行业涉及交通、能源、路桥、教育、化工、纺织等多个领域,且以基础产业为主。
至此,2002年-2005年,华林集团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各类公司不少于15家,其对外公布的总资产数额也扶摇直上:2002年16.5亿元,2003年33亿元,2004年43.7亿元,也正是在2004这一年,孙树华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孙树华和他所掌控的华林集团终于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骗贷
记者经调查获知,在2002年-2005年飞速扩张的过程中,亦是该企业贷款增长最快的阶段——贷款总额曾达到40亿元,而华林集团对外公布的数字却始终是26亿元。
在这40亿元贷款中,包含浦发银行( 38.81,1.42,3.80%)郑州分行金水支行2亿元,中信实业银行郑州分行文化路支行1.3亿元,广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1亿多元,农行系统20多亿元,其中农行周口分行8.9亿元。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孙树华相对大额的贷款都来自农行系统,而孙本人跟农行系统的关系则“很不一般”。据了解,华林集团有一个专门的融资部,部门的员工则全部都是当地农行的老员工。“凡是有关华林集团的贷款申请,不管多少钱,各个部门一律绿灯,这已经成为农行系统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一个情况了。”一位省农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2002年1月,华林集团子公司安彩华林在未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曾向农行淮阳县支行申请年产10万吨给水用聚乙烯管材项目建设资金4.5亿元。4个多月后,即2002年5月17日,“贷款就已到了华林公司”。但是,直到当年6月18日,该公司才成立,而在当年9月27日,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才获得国家批复。
孙树华在跑关系方面是惊人的大方。据悉,华林集团一次性给原周口市农行分行行长董学之的司机陈峰户头上打入700万元。
孙树华的骗贷手段和路径其实并不高明。“他就是胆子比较大。”一位知情人说,而其主要的骗贷手段之一便是土地重复抵押。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