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打过交道的人肯定会对他的一个特点印象深刻:他能面对上千人的演说毫不怯场,但你若夸他长的英俊他就会变的很腼腆。
北大的高材,年轻的总裁,帅气的精英,随和的青年,感觉还有点可爱,这便是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
知遇之人,打开命运之门
李彦宏偶然地成为国内搜索领域的先驱,肇端于他在美国的导师,这是他出国后遇到的第一位高人。这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导师预见到未来市场对信息检索的需求,要求李彦宏做信息检索的研究,而不是自己的专业,这便为他今后的成就铺垫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1994年暑假之前,李彦宏接到华尔街一家公司的聘书,要他立即去工作。那时候,留学生中有一股风气,就是读博士的一旦找到工作就会放弃学业,拿一个硕士文凭就走人。起先他以为自己不会这样,也曾回绝了硅谷一些公司的工作机会,这种作法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也很罕见。
然而这家华尔街的公司很特别,公司里的人对他非常热情,老板更是个聪明人,当年曾进过美国西屋奖的决赛圈,对他的研究也非常欣赏,“这位老板虽然是公司的总裁,却对学术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我们谈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罢!罢!罢!士为知己者死,我就最后下了决心离开学校,接受了这家公司所谓‘高级顾问’的职位。”
前有导师的英明指引,后有老板的慧眼识英,对于自己的运气和机遇,他哈哈一笑:“这就好比郭靖,他总是在正确的地方遇到正确的人,所以才有一身武艺。”说这话时,北大出身的他带着一种优越的漫不经心。
开明、稳健是成功的要件
有人说:世界上多数优秀的程序员天生偏执狂,总会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才是最完美的。李彦宏是程序员出身,后来成为了管理阶级,但是这种“偏执狂”的说法在他身上并没有出现。
“我不干编程很多年了,”他打着哈哈道,脸上显现出了一丝年轻人的调皮,但是马上又调整表情,恢复了内敛,“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也知道自己不是正规化的职业经理人,我想学的东西还很多,所以我侧听别人的想法,在公司内部会议主张大家自由交流,鼓励他们为了讨论可以不给我面子。”
有人评价百度的成功在于: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而且头脑冷静,不跟风,不抢潮,行事稳健。用这句评语描述其创使人李彦宏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适当的: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他一直坚信ASP商业模式必将获得成功,他知道自己所专注的,而别人做不到同样程度的就在搜索领域;在互联网高潮时,他能预言对于国内公司的烧钱做法,国外的投资人要吃亏,在互联网低谷时他能鼓励员工不要看到眼前利益要把管理者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听大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李彦宏就做到了。" 有人这样评价道。
理想远大,也很平凡
像很多硅谷技术人员的理想一样,李彦宏的理想是希望靠技术改变世界。"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让足够多的人受益,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无论当初做Infoseek还是现在做百度,我看到每天有上千万的人在用自己的技术,大家从中受益了,我心里就特别高兴,觉得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合理,你对社会做出贡献了,社会也会给予你同样的回报。”
管理公司4年,李彦宏经常会感觉自身还有许多地方需提升。"我毕竟不是一个受过正规训练的职业经理人,现在要做职业经理人做的事情。有时候,遇到自己从来没有见到的事情,都要靠学习甚至感觉来做事。" 他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够找一个合适的CEO的时候,让自己更轻松一些。他甚至想到了到时候退休,"其实,在高中时候,我的爱好并不在理科,而是对历史和地理兴趣更大。所以退休以后希望能周游世界、看遍各国古迹、风光,然后回家好好过日子,在自家园子里种些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这就是我的理想。”还很年轻的他谈到退休后的生活,向往地望着远方,眼睛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阅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