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人文环境。广州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特别善待成功者,当地人积极维护厂家利益,老百姓都明白企业好了会给当地带来利益。绝少的应酬费用。 四诸如交通物流银行业等发达。 按照前店后厂模式做,首先要考虑交通问题。我安排人多次从梓元岗开车去几个辐射路线寻找厂房,验证那条路线交通最方便。最后确定白云大道—广从路线最便捷。按照选定的线路,10月低选定了元下田工业区的一间1000平方的厂房,是一个座五层工业楼的4楼。厂房是新的,一切设备都要自己置办。在广州中小手袋厂居多,虽然是1000个平方的厂房,算是不小的规模了,特别是从没开过工厂的我来说。但我有信心,在广州积累了半年的客户资源,上海自己店里也有稳定的订单,稍大点的厂房能为发展留有空间。
说到这个厂房,不得不说到房东,我身边的又一个强人!是永泰大名鼎鼎的大佬—黄地产。他到底建了多少房子,外人不能确定,能确定的是有三位数。呵呵,大树底下好乘凉,凭黄地产在当地的势力少却了麻烦事。黄地产对租客绝对没的说,例如当2004年他了解到工厂经营困难的时候,再没有催过房租。 厂房定下来我马上组织人员。一年来在广州经常跑加工厂认识了不少工厂管理和版房师傅,有这些朋友推荐老乡加入我的工厂,当然也要和原来工厂的老板打声招呼,比如有一个合作工厂的包装组长小吴,我们团队一致看好她,她也积极要求加入到我的新工厂,我和她原来工厂的老板沟通好才让她过来。现在她是我公司版房主管,和工厂一路走来,是工厂的骨干员工。 财务采购安保后勤人员老家找的,在还没有完善制度的建厂初期还是以人治为主,先发展后规划。 这样组织下来,老乡有20多人,技干20多人,选定了一个江西老表做厂长,版房师傅也是江西人。工厂人员架构基本形成。 在组织人员的同时,工厂同步进行的是紧锣密鼓的台面,电路安装和机器选购。机器唰唰唰全是从正大车行购买的崭新进口货,柱车金轮,大嘴高车精工,小嘴高车祖奇,步车三菱,平车真善美和三菱搭配,华丽丽摆了一大排,同行一定还记得众口好评的真善美平车在2002年后退出了市场,我购买的差不多是最后一批。这批主力机器一直用到现在。当时在元下田的手袋厂都知道我厂的机器是最好的。优良的机器设备省心了许多,当然对一个熟悉这个行业的老板来说是不会这样做的,大多新建手袋厂购买设备都是新旧搭配,广州的二手设备市场也发达。
初建工厂多少有点乌托邦的想法,在建厂初期高涨的理想化也感染了团队,员工都信息十足。 新工厂11月初正式开工了,到12月底就发展到了100多人,因为自己没有管理工厂的经验,基本是先观察再调整。 充裕的资金和充足的订单使得工厂快速的发展,也掩盖了矛盾。 日期:2009-06-28 11:13:40
作者:czmarm 回复日期:2009-06-27 14:40:05 有一个多重思考的小游戏 问题:选定一组实验者,让他们每个人都猜一个数字,必须是1到100之间的整数。条件是谁最接近所有实验者所猜数字的平均值的三分之一,谁就赢。
结果:如果每个实验者都聪明的话,那么所有的人都应该猜到答案是1. 分析:因为每个试验者都聪明,他们会想:大家随机猜的数字最接近的平均值大约是50,那么我猜50的三分之一,大约是17就会赢,这是会一重思考的人所想。但是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个17的数字应该都能猜到,那么会二重思考的人会猜17的三分之一。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这种思维还会继续,结果就是所有的聪明人最后都会猜出唯一的最小数1.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