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一般企业使用的ERP类似,HBOS包括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绩效考核及内部分配、经营分析及决策支持等几个模块。但医院业务服务流程非常特殊,物流链的流动特性和企业不一样;人力资源管理更是如此,企业的工种比较简单,医院在设计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到管理、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等大类中的上百中不同岗位和工作类型细分。虽然段成卉认为金蝶、用友等厂商会是望海康信的竞争对手,但手中不断积累的医院管理专业的特征和知识库使她底气十足,“国内银行为什么花那么多钱买花旗的应用软件?其实买的是国外大型成熟银行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目前使用望海康信产品的300多家医院,近一半是三甲医院。对段成卉来说,这些不仅仅是客户,更是最好的资源,“通过软件把中国最先进的医院管理实践经验都吸收进来”。段成卉认为,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绝不是在IT本身,而是在于对医疗流程的重组、设计能力。在30多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之上,望海康信的医院管理专家会对不同医院的流程设计和后台管理进行分析和提炼,进一步优化HBOS。“已有的经验可以变成更先进的评价方法和预算编制方法。”段成卉在几年前发现的后台管理空缺,经新医改触动之后变成了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将是未来若干年内医院管理的关键词。
“没有IT系统,靠手工根本不行。”小小的手术刀就有几十种规格,医院运营管理必须借助信息化。段成卉认为,HBOS对医院管理模式是个革命性的改变,能够反过来推动运营人才的培养和前台系统的升级。“价格昂贵的易耗品,都是随便堆放;后台考核绩效,需要医生的工作量统计等前台数据,原来的HIS里也没有。”看多了这种情形之后,段成卉觉得,后台信息化的必要性已无需多作证明。
等待发掘的秘密
尽管已有了不少先行者,但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的想像空间。
在医院中,不同的信息系统就像是一幅大拼图的不同部件,一起构成完整的信息系统,提供各方面的信息需求。目前,只有狭义的HIS发展历史较长,十几年里有几家大公司占据了优势。但另一方面,被称为“数字医疗投资领域专家”的英特尔投资总监吴蓉晖认为,HIS市场“出现了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后续服务跟不上,比较散乱”。而作为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病人最直接相关的临床信息系统(CIS)还处于初级阶段,包括PACS、检验科使用的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科使用的放射信息系统(RIS)、麻醉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等在内,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出现巨头。
“创业企业不一定要大而全。”吴蓉晖说,“像电子病历这样的细分市场正在高速增长,创业板上市公司银江电子的无线医护和病患管理系统同样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银江电子和望海康信都是吴蓉晖主导投资的项目。
而在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不同医院间的对接、社区医疗等领域也有庞大的信息化需求,行业轮廓已依稀可见。
不少创业者正在摩拳擦掌,2009年新医改政策出台之后,国家对于医疗信息化的部署规划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许多之前不敢投入的企业开始了尝试,而医院在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之后,本身也希望借助IT技术进行更有效率的管理。
“已经有一些三甲医院对信息化提出比较高端的需求,让我们都有些惊讶。”吴蓉晖说,“中国医疗体制有自己的特色,本土企业会更适合医院的需求。”尤其是政府在三年内重点支持的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2.9万所乡镇卫生院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本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一市场上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在天时、地利都具备的条件下,想征服医疗信息化“新大陆”的创业者们,可以起航了。
医疗领域的其他商业机会
(阅读次数:
)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