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定的老客户资源。原来“欧麦”上座率约为60%,而且人群比较稳定。这部分消费者在新的品牌店落成后,是天然的客户资源。面对更有号召力、产品与服务更好的品牌店,他们不会流失掉。 (2)写字楼与宾馆客源。 (3)购物娱乐场所。
(4)成熟居民小区与城西高档小区。 (5)本市最大外企,及本地区众多的IT类企业、广告公司等新兴产业。 (6)本区域各种学校和大专院校众多。
总的来说,这里的目标消费者是充足的,只是这里欠缺有品牌号召力、上规模的咖啡店,上岛天池店的出现正好可以填补这一市场空隙。 2、行业发展趋势
(1)咖啡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一大潮流,市场前期培育已经结束。雀巢、麦斯威尔、哥伦比亚等国际咖啡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工厂,根据一项在12个内陆城市的调查,32%的城市居民喝咖啡。过去一年内喝过速溶咖啡的人口比例在30%以上的地区除了上海之外,还有昆明、厦门、本市和天津。
(2)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单纯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特色咖啡"无疑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消费者对西方文化天然的兴趣密不可分。
(3)教育水准、家庭月收入和饮用咖啡的频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意味着咖啡这种西方传入的饮料在中国大陆是一种象征优势阶层的生活方式。
(4)行业内部及与相关联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本市的咖啡店越来越多。同时,茶叶、各式饮料均是咖啡的相关替代品。比如珍珠奶茶以中国传统茶饮为基础,同时具有一种全新的外观和口味,使人们对中国茶的认识产生了重要转变。茶和咖啡之间的竞争会很激烈。
3、竞争分析
(1)与强势品牌店的间接竞争。目前本市有超过150家咖啡店。其中星巴克(Starbucks Coffee)4家,以及同样来自美国的Coffee Beanery西湖天地店,源自日本的真锅咖啡(Manabe)2家,包括现有的上岛(两岸)加盟店,南山路的特色店,在天池店的发展初期,周边客源将被这些间接对手分流。
(2)直接竞争对手。本区域的一些特色咖啡店,如台湾庄记咖啡(文新路)、风尚咖啡(学院路)、咖啡盒子(boxcafé)(文新路)等等,规模都不太大,具有一定特色,环境和咖啡口味都不错。这些店在休闲娱乐方面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4、原有店经营分析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