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其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外化形式。需要完善创业市场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政府部门积极回应
■市教委:构建更广泛和有效的就业网络
推动高校与行业、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合作共建创业、实习基地,组织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上海市人事局:推动大学生进社区服务
上海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处长丁振文介绍,今年上海市人事局将规范推行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建设,首批将有五家大集团成为见习基地。同时,今年将推动大学生进入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行业工作,并推动大学生进入社区管理、社区服务。
■上海市劳动局:鼓励“订单式就业”
据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介绍,今年上海市将增加青年职业见习机会列为实事项目。大四毕业生只需在12333网上投递简历,参与见习岗位招聘即可。针对大一至大三学生,则酝酿出台“校企合作培养计划”,鼓励“订单式就业”。即企业急需哪些人才,高校便重点进行学科培养。
■上海市科技创业基金会:拓展创业服务范围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大学生科技创业,上海于2005年8月正式成立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成立,据该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市科技创业基金会今后将拓展创业参与范围,同时将参与对象从应届毕业生向毕业1年-2年的大学生延伸,为他们提供创业机会。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