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制度资本法则
这个法则看起来比较严肃,似乎不属于创业型企业。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创业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就是5年。
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很优秀的新兴企业、很多优秀的企业领导人却无法度过5年创业期呢?
企业变大之后,首先遭遇的挑战就是管理上的。初创时期,就是一个老板带十几个或几十个员工艰苦创业,甚至吃住都在一起,那时候,整个公司真的就像一家人,所有人都跟着老板兢兢业业打拼,彼此也没有严格的上下级观念,更谈不上制度。
而过程中的错误,因为团队小、知识得以充分流动和共享、组织单纯而敏感性很强,会被及时地发现并修正过来。大家不会责备犯错误的人,而是为错误被及时发现而庆幸,错误被成功解决而集体欢呼!
问题出在人多,如果团队超过100人,大家感觉成功在望时,就开始制定各种各样的制度,一是明确流程,一是为了保障各级功臣的权力与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因为权力和利益而来的明争暗斗;企业里面,小道消息忽然盛行起来,人与人之间开始拉帮结派……
www.chuangyezg.com
我就亲耳听到某家公司的副总裁感叹说,他现在开始骗人了!为什么,因为公司的老板听不得批评意见,周围就慢慢养成了一种“伺君”气氛。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泽东专门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家里做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有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自负是成功的市场的最大的敌人,客观才是市场所需要的东西。当人们成功后,他们就会趋向于变得不够客观,从而更加自负。他们经常 使用他们的想法来代替市场上所需要的产品。
这里面,我以为有很重要的几点就是:
1、老板要做制度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除非这个制度确实跟不上发展,那也要从改制度始。原因很简单,老板不尊重制度,公司将没有人尊重制度,最后所有人都察言观色,按老板喜恶做事。
2、谎言说一百遍就变成真相。所以老板要带头审视自己经常向消费者、员工传达的内容是否真实,因为他们的谎话会误导和蒙蔽我们,导致自己把许多错误和不正常看做正常;从而错过真相,错过改正错误的机会,使错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3、要眼光向外,以外部发展需要来重组企业内部,以外部来拉动内部,这样内部的习惯就分崩离析了。并坚持不懈地提高标准,扫除自己的死角。
4、要利用会议引导全员坦率地讨论真相,互相之间讲真话。高度重视员工的建议,因为很可能他们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正是企业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的要害。
5、经常用最傻最初级的问题拷问自己:我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我企业以何竞争?
(阅读次数:
)
共1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