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廖排骨的起源
四川绵阳廖氏家族的卤烹技术有明确记载的时间始于清朝乾隆年间, 据廖家族谱记载:廖姓,周文王子伯廖之后,世居闽牛田(今福建南),丙辰年入蜀(1736年),涪州西北(今石马镇)建祠太公(1713年—1796年)光祖,善卤;戊寅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入宫尚膳监膳夫,独创“蒸气熏卤”技术和典藏卤料配方名冠宫廷。
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照常膳底档》就常见其代表作“红卤鸽脯”的记载;后,乾隆南巡,住陛扬州,官绅接驾沿承“满汉全席”,“红卤鸽脯”位列席中。从此,廖氏独创的“蒸卤”绝技享誉四海,乾隆以后《大清会典·光禄寺则例》有关一等汉席的记载中也常见廖氏独创的“蒸卤”技法烹制的精品卤菜。绵阳廖氏太公以后遗有《卤法技册》一本、红卤汤一坛。
廖氏后人充分掌握其先祖所著《卤法技册》中的“蒸汽熏透法”、“糖汁煎熬法”、“乾坤翻移法”及“香物配料”等技法,因而甚善卤排骨,其所制的排骨味道鲜美,色香俱全,且货真价实,因而被街坊和顾客戏称为“廖排骨”,至此,廖氏卤味传奇在历经多年的尘封后终于拨云见日,为人广泛传唱。
四川廖排骨的起源
(阅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