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天我将努力加快更新速度 东方广场引发的争论
1994年,中国财富界的偶像,李嘉诚落实来北京发展项目了,那就是现在长安街沿线的标志性建筑——东方广场。
话得从1992年8月的一天说起,当时在东方海外任职的周凯旋在长安街上锁定了这块地。
因以董氏集团的东方海外公司名义做,项目名称就叫“东方广场”。
东方广场项目在香港引起了轰动,董建华亲自出面,邀请多家地产商合作,也曾找到香港地产界头号人物李嘉诚。周凯旋亮出所有单位的合作意向书,提出如果李嘉诚要做这个项目,自己应该赚取相当于总投资2.5%的佣金。她一举成功。
1993年秋天,周凯旋在北京王府饭店第一次认识李嘉诚,她事先准备了厚厚一摞材料,精心组织了各种理由以说服李先生。当他们面对面坐下时,李嘉诚开口就问,负责这个项目是否因为你有丰富的地产经验?周凯旋直言相告没有。李先生没再追问她的经验和阅历,只问她用什么办法搞定拆迁和土地平整。
5分钟后事情谈妥,李嘉诚一口答应了周凯旋提出的佣金比例,并由她负责全部拆迁和办成全套手续。果然,6个多月后,东方广场所征用土地全部腾空,地面建筑物夷为平地。
1996年1月,周凯旋将手续齐备的10万平方米“熟地”交给东方广场的项目公司,她按东方广场20亿美元总投资的2.5%得到4亿港元佣金。她只将一半提现,另一半则转为东方广场股权,作为长线投资。
因为东方广场项目的关系,周凯旋逐渐靠近了李嘉诚所在的长江实业集团。她的商业策略规划能力也让人刮目相看。 东方广场这个项目非常具有典型意义,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994年,伴随这李嘉诚“东方广场”项目的方案的出台,中国建筑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东方广场”方案一露面便遭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对。中国建筑大师罗哲文曾接受笔者采访,采访时罗老回忆说:“当时之所以提出反对,主要是因为该方案严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旧城保护构成极大威胁。按照规划,长安街应该是一些重要的政府部门、具有典型意义的单位所在地,而东方广场这种商业项目完全与长安街的定位不符。”
当初反对东方广场项目的、年已九十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孝燮曾对笔者说过:“如果东方广场建在CBD、建在奥运村那肯定没什么问题,但建在长安街上,实际上直接影响到了故宫风貌。”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