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到1996年5月,周干峙、吴良镛、张开济、罗哲文、谢雨辰、傅熹年等专家人士多次以联合提案或联名上书的方式,指出东方广场将极大地破坏北京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建议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应依法办事,按照总体规划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
1998年7月,吴良镛、周干峙、罗哲文、郑孝燮、张开济、张锦秋、傅熹年等1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再次给北京市领导写信,认为在建的东方广场仍然突破了北京城市规划要求,紧急呼吁将东方广场超过规划部分转移到北京旧城外的其他地方进行建设。
请记住,1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没有赢得这场胜利。
2000年,东方广场正式落成。经过几年时间,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东方广场已成为京市最具现代都市感的区域之一。笔者认识的年轻人,都很喜欢东方广场,购物、约会、电影都很方便,时尚、现代,感觉很不错。
很多年轻的人对此普遍认为,那个地段可以有王府井百货,可以有新东安,为什么就容纳不下一个东方广场?这样一个综合购物体,屹立于此,交通便利。为什么长安街上就一定都是政府部委的大楼?长安街就一定只能容纳政治的象征吗?俺自己也老在那晃悠,呵呵,也觉得不错。
一场论争,谁对谁错呢?据说,虽然东方广场盖起来了,但周凯旋、长江实业也并非全胜,规划方案也是经过大幅修改的,楼高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弄得嘉诚哥为这个项目很是输了几年血,但现在已经租金昂贵了,黄金地段啊。www.chuangyezg.com
想起罗老说的一个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计划拆除历代帝王庙牌楼,著名建筑学专家梁思成对此大力反对,向中央领导直呈意见,在与周恩来总理沟通时描述说,帝王庙牌楼在北京夕阳的照映下具有无限的诗情画意,周总理回答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最后,历代帝王庙牌楼还是被拆除,梁思成为此大哭几天。在拆除牌楼之时,梁思成对拆除者说:“50年后,历史会证明你是错的。”
2004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开始计划重新修复历代帝王庙牌楼。在获悉该消息后,作为梁思成弟子的罗哲文感慨良多。
作为当代人,我实在评判不了谁对谁错。50年后,我们会如何看待东方广场呢?
或许只有五十年以后,才能看清楚吧,但还有用吗?
之所以在这里谈东方广场项目,是因为这样项目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代表了两种理念的冲突,代表了新与旧的交锋,折射了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对旧的东西怎么办?拆与不拆?怎么拆?拆了之后怎么办?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