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代的呼唤与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世界都面临着生存问题,所有的人都明白,只要努力改善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完善自我,组织与个人才能生存。这是艰苦的时期,但也是改善管理的良好时机,因为此时的管理改善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成为生存的需要,管理改善不容易遇到阻力。
二、 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
制度应该涵盖部门职责、岗位职责、流程、标准、责任人、使用的表单,相应的考核标准及薪资标准也应该明晰,这些在笔者的其它博文中已有论述,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参见鄙人博客中的《现代企业管理思路与模式表》、《有效活用现代管理理论制定考核方案的实际案例》、《以流程管理替代职能管理》等文章)。
要点是要让工作中的事情有责任人、工作流程及标准及必要的工作记录,这样才能够使工作顺利开展,而不是单单停留在原则上,如果没有相应的、可操作的制度支持,仅有原则上的一些文件,则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很多官方文件仅仅停留在精神之类的字眼上,这样的文件就不具有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比如,在出台了《劳动法》之后,还需要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才能真正保护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合理利益,体现最终的立法宗旨。
当然,制度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涵盖千变万化的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日常工作中总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管理者以学习型组织的眼光与思维方式,不断发现新问题,制定可操作的新制度,使事情流程化、制度化,责任到人。
三、 谁是老大,这是首要问题
1、 依靠制度而非人际关系显示自己在团队中的领导地位
如上文所述,制度已经体现了团队领导者(不管他是总经理还是一般班组长等)的工作管辖的范围、内容与方法,管理者获得报酬是因为需要发挥心力与体力完成这样的任务。团队管理者一定要依靠制度把管理工作做起来,不然,管理者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公司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的支持下,管理者完全可以依靠安排、监督与纠错、奖惩等手段让团队队员明白谁是该团体的老大。
务必记住∶员工听从团队管理者的指挥,是因为他在团队中的“官方”、“合法”的地位,而非工作外的“朋友”、“亲情”关系,千万不要让私人关系在工作在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让“法制”关系被“人伦”关系所替代,导致工作团队队员产生一种缺觉,以为如果自己情绪不愉快,就可以不理睬团队领导的指示。老大就是老大,不想听也得听。
2、 抓住非正式群体中的‘老大’
在正式的组织之外,很自然会有很多非正式的群体,人们会因为地缘关系、兴趣、性格、血缘关系等原因组成非正式的群体,在这些群体中,很自然会有他的领导者,群体成员的思想与行动很容易受这些“领导者”的影响。非正式的组织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只要懂得引导,这些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顺利与高效运营大有好处,能够帮助正式组织更加顺利、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管理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适当介入非正式组织,同时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另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细心的观察,找出非正式组织的首领,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注意看看,哪些人常聚在一起,看看他们走路、吃饭的次序,平时的交谈、眼神,谁的意见最起作用等等,很容易就可以把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鉴别出来。
抓住非正式团体的领导者,跟他进行必要的交往,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方便”或“好处”,通过这样的行动,把这些老大变为传达、落实公司指令的人员,公司的管理目标将得到更加高效有力的执行,正规团队的绩效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公司正式团队领导者的地位也将更加巩固。
3、 必要的杀鸡儆猴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